|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瓜州大地之子的设计过程和内涵文化

瓜州大地之子的设计过程和内涵文化

关键词:“瓜州”“大地之子”“董书兵”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瓜州文体局
  • 电 话:0937-5559380
  • 网 址:http://www.guazhou114.com/
  • 感谢 guazhou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8225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大地之子》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雕塑家董书兵教授通过对当下全球大型雕塑的梳理和研究,对目前国内可运用的大型雕塑创作材料进行应用尝试后,选定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利用3D扫描获取模型数据,再分块进行3D雕刻,最后逐块雕砌安装成型的大型户外主题雕塑作品。

  

《大地之子》大型雕塑创作活动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德国马尔卡斯滕美术家协会、瓜州县政府、德国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共同主办,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进行指导,北京自然物语景观雕塑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该项目已被列为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美术创作资助项目。创作时间为2016.7.16——2016.11.10,作者自筹经费,完成后的作品无偿捐赠给瓜州县政府,并将在瓜州县红山坡戈壁滩之上永久放置。同时,《大地之子》雕塑创作是董书兵教授继2010年举办的“俯视原点·董书兵雕塑个展”、2013年举办的“还原·董书兵作品展”、“董书兵个展”、2014年举办的“融·董书兵大型竹子装置艺术”之后的第五次艺术个展。

 该作品是董书兵教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大型雕塑作品的首次尝试,用数字技术完成如此大型的雕塑作品目前在国内外公共艺术领域中实属罕见。

  

《大地之子》雕塑主体为趴伏在地、恬然入睡的巨大婴儿形象,在茫茫戈壁之上用粗粝的红砂岩雕砌出长度达15米、高4.3米、宽9米的婴儿形象。董书兵教授的婴儿雕塑不仅倾注了自己的个人情感,其创作的雕塑作品也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认可,并在当下雕塑界形成一种辨识度极高的创作主题与个人风格。

    

创作理念

婴儿本身应是稚嫩、本真、娇弱的生命存在,当婴儿雕塑形象不再以正常体量与常见的光洁材质出现,反之替代以红砂岩这种粗砾石材,使作品既有震撼的生命力表达及对生命自身的尊重,同时兼具强烈的视觉效果。

但中国文化、中国艺术走的毕竟是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路子,征服自然为已用的意识不强,无论从美学的还是从文化学的角度去解读包括石窟、寺庙、造像、壁画在内的中国传统宗教建筑和宗教艺术,情境融合的平淡自然始终是主要面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所在。董书兵教授即是以这种传统美学观点为理念来进行《大地之子》的构思与创作的。完成后的《大地之子》虽然体量巨大、视觉效果极为强烈,但相对于整个戈壁地貌而言却毫无突兀违和之感。正如我们在效果图中看到的,完成后的《大地之子》无论是砂岩的粗犷肌理、石材自身沉稳厚重的棕红色调、还是作品本身寓意的文化内涵,都与广袤壮阔的戈壁情境相融,浑然天成,毫无牵强之迹。

   

在此次施工安装中,董书兵教授反复强调不能因为施工对周边生态、地貌产生丝毫破坏,因此现场工作棚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搭建均采用环保及可循环利用材质,由于《大地之子》所处的位置距交通主干道还有120余米左右的直线距离,为了避免工程运输车辆毫无路线随意行驶压出的车辙对周边地貌产生影响,董教授率领众人克服万难硬是在飞砂走石的戈壁滩上修筑起一条长达百余米的交通线。由于《大地之子》地处“极旱荒漠保护区”内,董教授更是倡导所有团队成员爱护环境,节约用水。事无具细、亲力亲为。

当雕塑作品以大尺寸、大体量的形式出现并被置于室外,作品本身的创作材质又取之于自然,这种艺术与大自然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富有艺术整体情景的视觉化艺术形式本身就极具大地、公共等艺术的特点。与其把《大地之子》的艺术形式局限于雕塑、公共艺术或冠之以大地艺术之名,勿宁说《大地之子》是属于大地的艺术生命。


团队介绍

《大地之子》马尔卡斯腾创作团队主要人员包括:主创作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教授,董教授助手张万兴,德国马尔卡斯腾美术家协会秘书长Johannes,德国国立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讲师Christian,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部分研究生,英国哥拉斯哥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系学生魏晋,北京自然物语景观雕塑有限公司负责人冉宁及该公司石材安装技术人员,敦煌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牛玉生、陆多林、张伟文、高鹏、孙钢,部分志愿者及社会热心人士等。


    

创作背景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甘肃省作为全国最早制定出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案的省份,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区域合作战略基地,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

瓜州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东连玉门市,西接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是古代华戎交汇的大都会,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开放地区。在瓜州这座厚重的历史文化宝库里,闪耀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精彩华丽。

每年到敦煌旅游的游客近百万,该雕塑的落成会成为瓜州地区文化的新地标,通过游客及当下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将对瓜州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在当下各种敦煌研究、戈壁挑战、重走丝路的文化复兴行动中,《大地之子》的诞生将寓意千年文化的复兴与不衰,体量巨大的酣睡中的婴儿形象将成为丝绸之路上新的时代地标。


 


雕塑艺术家简介


董书兵

1968年10月生于新疆

1985年9月—1989年7月西安美术学院附中

1989年9月—1993年7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雕塑专业学士学位

2004年9月—2007年6月中央美术学院雕塑 硕士学位


现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系主任  博士生导师

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清华大学吴冠中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央美术学院“曾竹韶艺术奖学金”评委

中国人民银行普通纪念币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金币总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

德国马尔卡斯滕美术家协会会员


论著、论文:

专著《凝住的时空》(16万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年

专著《还原·董书兵作品》,哈尔滨出版社,2013年

专著《融·董书兵作品,吉林美术出版社,2014年

专著《雕古塑今》,吉林美术出版社,2014年

 

编著《装饰雕塑设计》,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三章《三度空间设计》,该书获2002年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编著《美容医学造型艺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08、第七章 雕塑。

 

论文《现代城市雕塑的基本要素》,发表于《装饰》,2003年第6期,

论文《雕塑中的色彩作用》,发表于《雕塑》,2003年第2期,

论文《继承传统 发扬民族雕塑艺术》—专业考察课侧记

论文《北朝时期麦积山雕塑造型研究》发表于敦煌壁画艺术继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敦煌研究院编,第427页

论文《西行走笔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考察课程》,《学院雕塑》,2009.12,第4辑,特色课程,22页

论文《麦积山南北朝时期雕塑造型研究》,《“艺术清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教师论文集》,2011.04,理论篇,76页

论文《北朝麦积山雕塑造型研究》,《雕塑》,2013.03,总第77期,34页

论文《麦积山南北朝时期雕塑造型研究》,《“艺术清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教师论文集》,2011.04,理论篇,76页

论文《造像经典·盛世风采-敦煌莫高窟唐代佛教造像类型与艺术特征分析》,《雕塑》2014.10,第5期,文化拾遗,28页

论文《生命景观的人生诠释》,《艺术观察》2014.11,第11期,本期名家

论文《融》/《艺术评论》2015年/第3期/总第136期/74页/中青年雕塑家


获奖:

2016年09月 《行者·寻》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甘肃天水) 最佳荣誉奖

2015年11月 《辙》新丝路、新起点-首届“金乌之梦国际户外雕塑邀请展最佳材料表现奖

2014年10月  2014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   铜奖

2014年10月 《残月》 2014中国福州国际雕塑艺术展  优秀奖

2009年05月  获2008年度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2008年05月 《同一首歌》青铜   获“对话·沟通”主题雕塑邀请展金奖

2006年09月 《智者》日本亚洲大分国际雕塑展  获优秀奖

2004年09月  第三届全城市雕塑展  获优秀设计奖

2002年《装饰雕塑设计》获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年 本人负责第三章《三度空间设计》的编写工作。

2002年10月“清华工美杯”教师作品展   获铜奖


讲座

2016年 《中国西北石窟雕塑造型研究》  首尔中国文化中心

2015年 《环境雕塑》《中国传统雕塑造型研究》  工艺系高研班

2015年 《中国西北石窟雕塑造型研究》(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

2015年 《中国西北石窟雕塑造型研究》(颐和悦馆·莱维艺术空间)

2015年 《中国西北石窟雕塑造型研究》(北京国家会议中心-2015年度中国珠宝年会)

2015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传统雕塑教学课程介绍》中国传统雕塑-全国重点美术院校教学交流展(西安美术学院)

2015年 《创作漫谈·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2014年 《中国西北石窟雕塑造型研究》(中国珠宝协会学术论坛)

2013年 《创作漫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2013年 《创作漫谈》(北方工业大学)


论坛:

2015年12月  中国传统雕塑-全国重点美术院校教学交流展,并作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传统雕塑教学课程介绍流展(西安美术学院)


个展:

2017年05月 “大地之子-董书兵作品·2016中国甘肃瓜州隔壁大型雕塑创作”(甘肃)

2014年07月 《融》董书兵大型竹子装置雕塑展(德国杜塞尔多夫马尔卡斯滕美术家协会)

2013年12月 “还原·董书兵作品展”(北方工业大学)

2013年11月 “还原·董书兵作品展”(清华科技园)

2013年10月 “还原·董书兵作品展”(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

2013年07月 “董书兵作品展”(德国杜塞尔多夫马尔卡斯滕美术家协会)

2010年05月 “俯视原点”董书兵雕塑个展(北京798艺术区中国雕塑学会沙龙)

参展:

2016年11月 《玄奘取经》中华文明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创作展文化部、中国文联

2016年11月 《大地之子》中国·莆田国际雕塑艺术展(中国莆田)

2016年12月 《大地之子》近观·2017新加坡国际微型雕塑展(新加坡)

2016年11月 《行者·探》共荣共生中国雕塑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

2016年11月 《大地之子》学院传薪·院庆六十周年教师作品展(清华大学博物馆)

2016年11月 《大地之子》连接21世纪丝绸之路2016中韩雕塑邀请展(韩国首尔)

2016年11月 《大地之子》丝路观澜“一带一路·新丝之路”蓝色集装箱大型国际文化交2016年10月 《大地之子》中国姿态·第四届中国雕塑大展(中国山东)

2016年05月 《行者·寻》“天山脚下-塑说新疆”全国优秀雕塑作品巡展

2016年05月 《筑梦》呼吸-中国当代雕塑家邀请展

2016年04月 《大地之子》创造·理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学术作品展(清华美院展馆)

2015年08月  董书兵大型竹子装置雕塑作品“融”收藏(德国杜塞尔多夫市机场广场)

2015年09月 《行者·探》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作品双年展

2015年11月 《沉》新态·2015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

2015年12月 “原•溯”陈辉、董书兵、李鹤三人雕塑展(颐和悦馆·莱维艺术空间)

2014年07月  第十五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

2014年08月  青岛国际雕塑创作营

2014年10月  2014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

2014年10月 《残月》 2014中国福州国际雕塑艺术展  

2014年10月 《施》、《觉》、《残月》、《豌豆公主》 首届中网雕塑作品展

2012年07月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雕塑百年1912-202作品展

2012年07月 “从战争废料至和平之物 -2012国际雕塑研讨会”(瑞典)

2011年05月 “水木清华”清华百年校庆国际校园雕塑大展

2011年05月 “艺术清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教师作品展

2011年07月  蓝色交响·南戴河国际雕塑展

2011年09月  第12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

2011年09月  2011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

2010年05月  雕塑杂志年度雕塑大展

2009年04月  中国动力-2009年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

2009年05月  中国雕塑百家联展

2009年08月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8年08月  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08年08月  第一届中国雕塑艺术大展

2008年09月  全国青年美展

2008年08月  首届中国雕塑艺术大展

2007年04月 《合而不同》全国雕塑家邀请展

2007年08月  首届全国职业雕塑家作品联展

2007年09月  第三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人·社会·自然》雕塑艺术大展

2006年09月  日本亚洲大分国际雕塑展

2005年09月  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04年06月 “时代风采”国庆55周年北京美术作品展

2004年06月 “艺术,让城市更美好”2004广州城市雕塑邀请展

2004年07月  2004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展

2004年09月  第三届全城市雕塑展

2004年09月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3年10月  蓝色空间—主题雕塑国际邀请展

2003年09月  中国北方雕塑艺术年度展

2003年09月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雕塑精品展

2003年09月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中国十所美术院校教师作品展

2002年08月 “中国西部风”雕塑巡回展  

2002年06月  中国现代雕塑精品展  

2002年10月 “清华工美杯”教师作品展 

2001年05月  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369371840 传真: 邮箱:404060423#qq.com
地址:张芝文化街南门内50米处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甘肃张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